IT、OT是什麼?一篇了解關鍵差異、資安挑戰與策略建議

IT、OT是什麼?關鍵OT資安策略建議懶人包

隨著製造業與工廠設施邁向數位化,OT與IT等名詞逐漸被企業關注,也開始好奇IT與OT的差異。面對日益嚴峻的OT資安挑戰,企業不僅需要認清OT環境的實際樣貌,更考驗管理階層的理解力與執行力。本篇文章將帶你深入解析IT與OT的關鍵差異,並探討如何透過有效的資安策略,打造兼具安全與效率的智慧工廠。不論你是資安管理者,還是負責營運的工廠主管,都能在這篇文章中找到實用的執行方向。

IT、OT是什麼?IT、OT全名為何?不同領域的技術名詞定義

IT(Information Technology)是以電腦系統、網路基礎建設、雲端平台、儲存系統等為基礎,用來處理、儲存與傳輸資訊的資訊科技架構。它支援企業日常網路營運的各項功能,像是資料管理、應用系統維護、企業資源規劃(ERP)、網路安全等工作都是它的範疇。而常見的 IT 資產則包含企業裡的機房伺服器、各種電腦、交換器和網路設備,它的核心任務是確保網路資料的完整性,讓軟體系統能夠順暢的開發或運作。

OT(Operational Technology)指的則是營運技術,更多是物理層面的技術支援,專門用來監控與控制各種實體設備、製程與基礎設施,廣泛應用在能源、製造、交通、水利與其他工業領域。OT 系統通常包含工業控制系統(ICS)、可程式邏輯控制器(PLC)與各式感測與執行裝置,負責驅動產線設備、追蹤操作數據、保障運轉安全。由於OT系統對於機器設備的連續性生產要求極高,因此多數採用獨立架構或客製化的軟體,並限制其存取權限,才能確保關鍵製程能夠順暢且穩定的運行。

IT與OT的差異為何?了解4大關鍵差異

在數位轉型與智慧製造同時推進的浪潮下,IT與OT之間的界線日漸模糊,讓許多企業主可能會對兩者的差異感到困惑。為了協助快速釐清觀念,下面整理出IT與OT在4個關鍵面向的差異,幫助你掌握打造高效率且安全數位營運環境的切入點,明確知道該從哪項技術著手。

1.應用重點不同

IT資訊科技主要著重於網路資料的存取、儲存與處理,並且是在提供日常軟體、資料分析或數據決策支援。而OT營運技術更多是負責監控與控制實體設備與工業流程,例如製造機台、輸配電系統、水資源管理機台等,應用重點大為不同。

2. 安全領域目標不同

在安全目標上,IT安全主要強調資料的保密性(Confidentiality)與完整性(Integrity),避免資料外洩或經未授權存取。而OT安全比較以系統的可用性(Availability)與持續運作為優先,避免工業製成因中斷,造成生產損失或停機的風險。

3. 資產性質差異

IT資產較多為標準化、可快速替換的系統與設備,例如伺服器、筆電、網路設備,這些資產的生命週期較短、更新也比較頻繁。而OT資產多數為高度專屬或客製化系統,使用週期長、更新不易,例如PLC、SCADA系統等工業自動化設備都算是OT的資產。

4.維護與更新頻率差異

因為IT系統的壽命較短,因此它的更新就較為頻繁,包含定期修補漏洞與版本升級等更新,以隨時維持資訊安全。而OT系統較具備高可用性與實體、連續的控制流程,更新較少、維護窗口較嚴格,因此修補頻率低,但也容易殘留「安全漏洞」。

OT 與 IT 的融合趨勢,為何兩者逐漸靠攏?

隨著數位轉型快速發展,IT資訊技術與OT營運技術不再是各自為政的系統,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的生產彈性與即時監控能力,IT與OT系統逐步整合,這樣的融合不僅改變了企業營運模式,也透過將OT設備(如感測器、PLC、SCADA系統),與企業IT資源(如ERP、MES、雲端平台)等即時互通,來實現預測維護、自動排程與即時品質控制等功能。在兩者逐漸融合之下,也帶來以下3個的核心好處:

1.提升營運效率,讓IT系統即時取得OT設備的狀態與產能數據。

2.降低重複架設成本,透過融合基礎設施減少人力與設備開銷。

3.加強整體資安監控能力,避免OT設備成為企業的防禦破口。

那麼,企業是如何強化OT環境的資安監控能力呢?過去傳統OT系統仰賴「氣隙(Air Gap)」來達成物理隔離,阻絕外部資安威脅。但隨著OT與IT系統逐漸整合,單靠氣隙已無法滿足現代工廠對效率與安全的雙重需求。為此,企業開始採用「網路分段」的方式,並導入OT專用防火牆與威脅偵測系統,有效監控IT到OT之間的資料流動。這類結合隔離與協作的資安策略,已成為當前IT/OT融合架構中更實用且平衡的安全解方。

OT 系統面臨的資安風險與挑戰

隨著IT與OT融合的腳步加快,原本設計為封閉系統或採用氣隙隔離的OT環境,為了因應遠端監控、資料整合及智慧工廠等需求,也逐步與網路結合。然而,這也讓OT系統暴露於更多網路攻擊風險之下。過去傳統OT架構中,資安往往不是優先考量,加上許多舊型設備缺乏定期維護與更新,使得整體系統面臨更多潛在威脅與挑戰:

OT系統資安風險1. 勒索病毒入侵關鍵控制系統

勒索病毒透過病毒攻擊或惡意軟體,綁架系統並讓公司支付贖金,知名事件如WannaCry、NotPetya等勒索軟體事件,證實惡意軟體不僅能癱瘓IT網路,也會延伸至OT系統中,威脅人員與環境的安全。

OT系統資安風險2. 未授權遠端存取造成誤操作

OT系統若未妥善控管遠端存取機制,容易讓駭客藉由弱密碼、未更新的遠端桌面協議或VPN漏洞滲透進入關鍵控制系統,進而操控機器、竊取機密資料或造成錯誤操作的問題。

OT系統資安風險3. 舊型設備漏洞未修補

OT裝置壽命長、軟體更新週期慢,加上許多設備無法停機進行修補,使得過時系統成為安全的破口,這類設備通常需透過可攜式媒體(如USB)來進行升級,因此若未妥善掃描這些裝置,很有可能便成為惡意程式的傳播媒介。

OT系統資安風險4. 實體設備遭破壞或中斷生產

OT資產多屬工業設施的實體控制機台,如變電所、輸水閥、製造線等,一旦遭網路攻擊操作失控,便可能導致物理性的損害和災難。歷來著名案例如伊朗的Stuxnet震網攻擊、烏克蘭電網攻擊等,在在顯示資安漏洞可引發實體設施的斷電、爆炸或設備毀損。

如何保護OT系統?5大OT資安管理及策略建議

如何保護OT系統?5大OT資安管理

面對日益頻繁的勒索病毒攻擊與惡意入侵行為,企業在導入OT或IT/OT融合架構時,必須強化OT系統的防護,才能降低營運中斷與安全事故的風險,以下是針對如何保護OT系統,所提供的5大資安管理和策略建議。

OT資安策略1.網路隔離與分段

最常見保護OT安全的方式,是透過網路分段(network segmentation)與邊界管控,將關鍵控制系統從IT或公開網路中隔離,再利用資料二極體(data diode)和安全閘道器(secure gateway)、匿蹤防護或防火牆等技術來限制位置透漏及資料雙向流動,防止惡意程式藉由內網通道入侵OT裝置。

OT資安策略2.強化端點安全

OT裝置多為工業等級嵌入式系統,通常缺乏資安防護能力,因此需要外部加裝端對端加密防護方案,如白名單機制、數據傳輸全程加密、OPC入侵防禦機制、限制遠端桌面存取和增加防毒軟體的部署等等,另外也要針對工業控制器(如PLC、DCS、SCADA)設置能監控異常行為的安全機制。

OT資安策略3.加強身份驗證與權限控管

許多資安事件源自權限管理不當,例如預設帳號未變更、無記錄的遠端登入等。因此建議啟用多因素驗證、TPM 硬體綁定技術或統一的身分憑證管理系統,減少未授權人員誤觸或入侵關鍵系統的風險。

OT資安策略4.持續監控與即時偵測

OT安全策略最重要的是納入持續監控的系統架構,例如部署工控專用的入侵偵測系統IDS、安全資訊、事件管理平台(SIEM)等系統,可協助資安團隊及早發現可疑流量與潛在威脅,快速反應處置,降低資安事件擴大風險。

OT資安策略5.制定共同政策與事件應對機制

OT安全不該只是工控工程師的責任,建議企業導入資安治理架構,由IT資安人員與 OT維運團隊共同制定網路政策、權限管理規範與事件通報流程。同時建立資安演練與應變機制,並確保符合各項產業標準,如NIST 800-82、IEC 62443或NIS2等關鍵安全標準,以提高整體應對能力和風險管理的共識。

OT系統常見問題Q&A

Q1.OT 與 IT 最大差異是什麼?

IT系統主要處理資料與業務等網路流程,強調資料保密性與系統運作,而OT營運技術則著重在機器設備的控制與運行,例如產線機械、自動化設備、PLC等。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安全性和中斷風險不同,OT系統偏向封閉、壽命長、更新慢,中斷會造成的實體損害非常巨大,因此需要專業的網路管理平台及方案。

Q2.為什麼OT系統難更新?

OT系統中的工控設備多採用專業的通訊協議或嵌入式系統,更新需停機並進行現場的測試,且常與設備廠商綁定,導致升級週期長、成本高,許多老舊系統雖然在穩定運行中,但可能已無相關更新來補強安全漏洞。

Q3.小型工廠也需要資安防護嗎?

是的,小型工廠同樣容易面臨資安風險,特別是透過遠端監控、生產數位化或連網機台進行營運時,一旦遭受勒索軟體或惡意入侵,不僅資料外洩,更可能導致整條產線停擺。因此小規模企業建議應從「基本的安全控管」開始,包含端點防護、權限設定與內外網隔離等措施。

Q4.OT系統能接上雲端嗎?會不會不安全?

OT系統可以接上雲端,但要建立嚴謹的防護機制,像是僅傳送監控資料至雲端、不允許反向控制設備,並透過網路分段、VPN傳輸與加密防火牆等技術來保護資料,許多企業也採「氣隙加雲端鏡像」的架構,來在不影響核心製程的前提下,實現雲端連網及資料分析的用途。

定捷創智慧工廠物聯網方案,為OT安全打下堅實的基礎

當OT工業資安威脅逐漸升高,企業更需要能夠因應複雜製造場景,在安全管控與預測性維運都能處理的完善資安策略。定捷創深知製造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,常會面臨設備需連網、數據要串接等困擾,還得兼顧資安合規、即時偵測與維運效率,而這正是我們服務價值的核心所在。

定捷創的智慧工廠解決方案,為企業導入邊緣運算與雲端分析的混合架構,實現生產設備即時監控、故障預測與智慧分析,有效降低不良率、提升產能效率。也能針對網通設備與管理平台需求,提供模組化NMS平台,進一步提升管理彈性與完善的資安防護,為OT營運打造最扎實的基礎,並提供高擴展、高數位化的安全管理架構。

現在就立刻聯絡定捷創,打造OT廠房的智慧未來,攜手共創完美的製造基石!

 

延伸閱讀:

為什麼 Izzet Systems 採用 Tailwind CSS?— 強化前端開發效能的關鍵選擇

智慧製造全攻略-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的5大關鍵技術

Next
Next

智慧工廠定義是什麼?一篇看懂智慧工廠流程架構及應用案例